西安交大新校區“無圍墻”:該喊一聲好

  重塑大學的無圍墻開放精神,需要我們從拆除各種有形無形的西安新校圍墻開始。

西安交大新校區“無圍墻”:該喊一聲好

  在西咸新區渭河南岸,區該西安交通大學的喊聲好新校區已建成,新校區沒有圍墻。無圍墻隨著該校區研究生開學典禮的西安新校舉辦,西安交大新校區沒圍墻的區該消息也在網上引發熱議。

  從某輿情監測機構提供的喊聲好數據看,主張“大學應該建圍墻”的無圍墻網民占比57.9%;主張“無圍墻”的則占比22.5%;中立立場占19.6%。按照該數據,西安新校網絡上的區該多數意見,其實并不支持大學“拆圍墻”。喊聲好

  但即便在這樣的無圍墻輿論氛圍中,西安交大王樹國校長接受媒體采訪時堅定地表示,西安新校他不僅希望拆除物理的區該圍墻,更希望學術無圍墻,學生“心中無圍墻”,更好地融入社會,這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大學。

  比起網友的反對,我想王校長在校內受到的壓力或許更多,“雖千萬人吾往矣”,這種堅持信念的勇氣令人敬佩。中國的高校提高辦學水準,需要開放的精神。開放精神的培育,需要拆除各種有形無形的“圍墻”,拆除物理圍墻,可能只是當中一個環節,但其象征意義不容小覷。

  高高的圍墻,巍峨的大門,這是多數大學最常見的景致,也是社會大眾最熟悉的樣貌。大學需要圍墻,可以講出許多理由,比如便于加強管理,有利于“平安校園”建設,主張者還可以舉出無數生動鮮活的事例。

  但這一主張的背后,還是“管理本位”的理念在作祟。我們為什么不能換一種思路,在開放的環境中建立有效的秩序,這才是更高水平的“管理”。如果管理者總是囿于陳規,習慣了最簡單省事的管理方式,那不妨先拆除圍墻,倒逼一下管理者改革的動力。

  還有一種主張認為高校建立圍墻,與社會區隔,可以有效杜絕社會不良風氣對師生的侵蝕。但坦率地說,這是一種極理想化、不接地氣的想法。把大學看作是“無菌區”,既缺乏事實根據,也與大學初心相悖。

  大學本就是一個小社會,社會上有的,校園里也會有;如果大學的目標就是培養一批不食人間煙火的“象牙塔”學子,那無異于阻斷他們的涉世之路。學生正確的三觀、明辨是非的能力、正直善良品格,需要在真實開放的環境才能養成。

  還有網友說,校園沒了圍墻,操場上一定擠滿了跳廣場舞、抽陀螺的大爺大媽。這種情況,很可能也是事實,但我覺得,不只是操場、體育設施應允許周邊社區居民使用,大學的圖書館、自習室也不妨向社區居民開放。這當然會增加管理難度,但大學資源本就具有公共屬性,服務周邊居民也應成為其社會責任的一部分。

  我非常贊同王樹國校長的觀點,大學校園的圍墻不只存在于大學與周邊社區之間,大學校園里各學科之間、各專業之間、行政與教學之間,領導與師生之間都還存在著許多無形的圍墻。塑造大學的開放精神,需要我們從拆除各種有形無形的圍墻開始。西安交大此舉,無疑做了一個良好的示范。

  王天定(大學教師)


為你推薦

查看更多 >
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:陜ICP備20008351號-1
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20-123456789

Copyright ? 2021 -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 西安黃岡教育 版權所有 備案號:陜ICP備20008351號-1 | XML地圖 | TXT地圖 | mobile地圖

亚洲一区美女